黄金是下一个互联网金融千亿级市场

2015-08-06 10:31 来源:未知

  与基于网络消费资金管理和具体项目筹资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成功案例相比,黄金市场可能是互联网金融下一个规模性增长市场。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黄金市场与互联网金融似乎没有太大的关联度,但我要说的是,互联网金融真正的创新和服务来源,是基于传统金融市场的产品模式,这种服务类创新并不代表能够超越金融的本质,与金融越是贴近的产品,才越有可能做成互联网金融产品,黄金就是其中最具潜力的行业。

  举例来说,余额宝、P2P网贷、第三方支付等,都是“抢了”银行的一部分生意,而众筹,尤其是股权众筹,实际上是在分流风险投资等市场的资金。这说明互联网金融依然是基于金融服务的,也就是说,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空间,最终还是取决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是否有足够的地位和影响力。最直接地来讲,要想创造一个互联网金融产品且使其很快适应市场,就得思考银行业务里面,还有哪些可以被互联网金融深度“替代”或“瓜分”。

  在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年报当中,超过30次提到“贵金属”,超过10次提到“黄金”。年报中说,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在市场振荡下行的环境下,通过积极调整业务结构,贵金属融资融货等新业务规模增长依然超过50%;仅工商银行一家,全年贵金属业务交易额1.03万亿元,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清算量3437亿元。虽然年报中没有详细公布关于黄金业务的盈利数据,但其中连续提到个人理财业务,以及对公理财业务的收入,其增长主要是依靠销售理财产品和贵金属业务的贡献;其他业务收入增加91.44亿元,主要是受保费收入、经营租赁和贵金属租赁收入增加带动。互联网金融市场完全可以在银行如火如荼的黄金业务中分一杯羹,因为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明确规定黄金业务只有银行才能做。

  各银行对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业务的重视,互联网金融市场可能还没有深度接触或感受到,但普通老百姓是很有体会的,几乎每一个银行营业网点都会有“黄金展柜”和各类宣传资料;大部分银行网银当中,都可以看到与黄金相关的各种创新业务。但在银行力推黄金业务的背后,至今并不能满足老百姓诸多个性化需求。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黄金首饰等市场销售数据的飙升(近5年黄金首饰平均消费增速超15%,去年中国黄金首饰市场销售额超过3600亿元,占我国珠宝零售总额的近80%),整个黄金实体产业对黄金租赁、借贷、回购、生息等需求更加明显,这类业务由于存量非常高,并未受到黄金价格疲软及投资性需求下滑的影响,但银行几乎垄断了黄金市场所有衍生的金融业务(几乎没有竞争对手)。除了创新越来越多的黄金金融业务,黄金首饰和投资性需求市场也不得不向“互联网”转型。

  由于黄金首饰价值较高,之前网购市场发展相对缓慢,截至目前,黄金首饰网络销售占整个销售的比例还不足3%。但自2013年开始,随着黄金首饰垂直网店的陆续出现,消费者开始接受黄金珠宝的网购模式。2013年在天猫整个黄金珠宝类网络消费当中,黄金首饰无论从销售金额还是消费人次方面,都远远高于钻石、贵重宝石、翡翠、铂金首饰等,全年通过天猫销售的黄金首饰金额超过10亿元(占整个天猫珠宝首饰销售额的56%),消费人次超过70万人(占整个天猫珠宝首饰消费人次的55%),平均客单超过1000元。北京菜百黄金2014年第一次试水网络销售,仅“双11”当天就销售了600万元。

  基于黄金产业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涌现

  黄金的流动性决定了其特殊的商品地位,黄金本身就是“钱”,如果能将黄金业务跟互联网金融结合起来,其发展空间和业务拓展速度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也正是中国黄金消费、投资市场进入规模性发展的最近两年,市场开始涌现出诸多基于黄金产业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这类产品的创始人或管理者大多都来自传统黄金企业,深知其背后的空间和服务“盲点”,最典型的黄金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有“黄金钱包”、“存金宝”、“金管家”、“金生宝”等,它们不仅在逐步打通黄金产业各类端口,也将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理财概念囊括其中。

  “黄金钱包”A轮已获得软银近千万美元投资,用户数已超5万,其中基于实物金流转,及线下产业整合、黄金租赁、借贷等的“箱底金”业务目前7日年化收益率6.8%(远高于市场同类“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且自上市以来均保持这样一个收益率。“金管家”已获得超过500万的天使投资(正筹备A轮),除了“存金生利息”等基于实物黄金线下流转业务之外,“金管家”还与黄金生产加工及店面企业联合,在黄金产品销售、运保,黄金首饰免费戴等方面做了创新,为了满足中国大妈等对黄金的保值需求,还针对金价下跌引入保险制度。这类基于黄金市场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虽然有很多还处在尝试阶段,但足以看到整个市场已经对基于黄金的互联网金融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和追逐,大资本的介入也正是因为其开始关注黄金市场的巨大空间。

  “存金宝”是由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公司与博时基金共同打造的黄金存取服务,买入存金宝即购买了由博时基金直销的博时黄金基金(ETF)的I类份额。“金生宝”类似于黄金行业的“余额宝”,投向基于黄金T+D和货基组合(20%的资金做黄金杠杆投资,80%买货币基金),货基每天的利息再折算成黄金克数存入到金生宝账户。这两个产品主要基于黄金的金融专业投资属性,创新性一般,风控更容易,但竞争力也相对较小,属于中规中矩的黄金类互联网金融产品。

  基于黄金市场的互联网金融目前还只是起步阶段,除了传统金店品牌开始做网络销售和预售生息等产品外,“黄金钱包”、“金管家”等纯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也逐步开始占领市场。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传统金店做网络销售的方式成本更低,暂时看效果也比较明显,但长远来说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欠佳,如没有更好的创新和更知名的品牌来支撑,未来面临的压力会非常大。纯粹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起步的“黄金钱包”、“金管家”等,前期面临的挑战也很大,一方面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和线下整合,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专业性推广,毕竟对黄金的“消费”是理性消费,并非激情消费,大部分情况下用户要考虑“保值增值”,是典型的金融服务范畴,但其优势也源自“互联网”三个字,这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类似于国美集团这样的企业跨界到黄金市场的一种新型模式。国美旗下“多边金都”基于国美、大中电器等门店,以及国美在线等电商平台推出的黄金券、金生金、存金戴、黄金回购等业务,更具黄金产品服务的综合性,尤其是在周大福、老凤祥等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大获成功,以及诸如“金一文化”等小型黄金制品销售企业上市以来在资本市场持续规模性融资之后,国美作为具备更多转型潜力和资本动力的企业,向“多边金都”持续投入巨资值得市场关注,或许国美集团未来的新概念和新亮点就是“多边金都”。

  激活中国民间超5000吨黄金储量

  黄金的互联网金融如何做,我仅举一例。目前黄金加工企业向银行租借黄金,平均年利率超过15%(银行稳赚不赔),但中国市场上有超过5000吨的散户存量黄金正在“闲置”,如果有机构可以将这部分“散金”集中起来,以10%的利率租借给黄金产业链上的一些企业,对长期持有黄金的散户来说,至少可以获得接近10%的出借利率,而用金企业可以获得成本更低的原料金。按照中国目前的黄金加工和消费量,每年仅此类业务空间就接近1000吨(2200亿元),仅此一项业务利润空间就超200亿元。目前的情况是,数百万实物黄金持有者,以及上亿的黄金首饰消费人群因为缺乏增值渠道,被“闲置”起来的黄金除了要承受价格波动风险之外,无任何收益,并且为了安全考虑,更多的黄金持有者将黄金寄存在银行,银行不仅不给利息,还要收保管费。

  国家一直在激活民间存量资金,以支持投资和消费,完成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如果能够激活中国民间超过5000吨的黄金储量,上万亿元资金将被激活,并且将大大促进给国家贡献了诸多税收的黄金首饰产业,带动实体经济和消费市场,从而解决就业等问题。

  黄金所能承载的互联网金融空间到底有多大,持续性到底有多强,这一点我暂时还没法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有上千家不同层次的银行,其中超过80%把黄金业务当作理财服务中的品牌业务来推;中国黄金实物、首饰及加工企业超过万家,2014年中国生产黄金452吨,另外来自香港的黄金净进口量813.7吨(进口量全球第一);在中国,黄金投资者是仅次于股票投资人数的投资人群(规模超3000万人)。中国正面临消费升级,当大部分人拥有了房子、车子的时候,对黄金等产品的需求会持续上升。国际市场人均拥有黄金超过20克,而中国目前还不到5克;欧美市场人均拥有黄金首饰超过3件,中国却不到1件。

  “互联网金融”一旦启程,就不可能只有简单的P2P和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细分,首先肯定开始于与金融相关的行业,尤其是与大众消费,以及投资理财更相近的黄金等市场,将可能是互联网金融下一个爆发点,由于产业认知和行业知识壁垒较高,前期进入者会获得更大的优势,在这个千亿级市场,未来出现几个百亿级市值公司也并非稀奇之事。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