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学子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寻访

2015-08-04 16:58 来源:未知

  中国江苏网8月4日讯(记者程光 李梦玮)铭记历史,烛照未来。7月29日--8月4日,南京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小分队8名同学,来到盐城市滨海县,开展为期一周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寻访活动,重温红色历史,缅怀抗战先烈,传扬革命精神。

  寻访抗战老兵追忆峥嵘岁月

  7月29日-8月1日,滨海正值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寻访小分队冒着酷暑,深入滨海部分镇村,走访多名抗战老兵,用声光影的镜头记录了老兵抗战的戎马生涯。

  寻访小分队首先来到东坎镇中山河村抗战老兵顾炳超的家,就老人参军经历、抗战感受等进行采访。“19岁自愿入伍,参加过涟水保卫战、瓦窑战役、韶北战役等20多场”老人边说,边向队员们展示他当年打仗负伤后留下的疤痕。在1945年的高邮韶北战役,老人的左臂被炮弹击中,昏迷两天,留下了碗口大的疤,但伤愈后又重返了战场。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寻访小分队走访了9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单炳礼。虽然90岁高龄,但老人身体状况不错,谈起那段烽火岁月,老人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1942年8月,我打了第一场硬仗,和战友一起活捉了6个日本人和40多个伪军。”在采访过程中,老人打仗时与鬼子、伪军周旋,作战的一幕幕仍能清楚讲述。

  在滨海期间,寻访小分队先后走访了10多位像顾炳超、单炳礼这样的老兵,老兵们英勇无畏、誓死拼杀的抗战精神给寻访小分队留下了深刻影响,大家纷纷表示,将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成为祖国栋梁。

  走访红色圣地传承铁军精神

  寻访历史遗迹,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是寻访小分队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8月2日—3日,寻访小分队走访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和天场镇红色文化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铁军精神。

  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寻访小分队参观了部分展厅,瞻仰了烈士碑像,听取了义务讲解员关于纪念馆基本概况介绍。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新四军纪念馆,于198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纪念馆共分群雕、碑林、展厅、园林四个景区,占地100多亩。展厅内陈列着较为完整、系统的抗战史料和文物,集中展示了铁军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和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

  随后,寻访小分队又来到天场镇红色文化纪念馆,听取了滨海县红色文化挖掘人、退伍老兵徐振理关于纪念馆的相关情况介绍。天场镇红色文化纪念馆于2014年12月建成对外开放,根据天场地域风情特点设计造型,将展览馆、纪念碑、烈士墙、英雄广场等融为一体,展示滨海厚重的红色革命历史。走进纪念馆,馆内收藏的上千幅文字图片和100多件文物,让队员们眼前一亮。

  通过走访红色圣地,队员们对盐阜抗战的历史和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接受了一次别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专访党史专家弘扬红色文化

  为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究滨海人民抗战的历史,8月4日,寻访小分队专门来到滨海县党史办,对部分党史专家进行了专题采访。

  “滨海的抗战历史,其实真正开始于1940年10月。”滨海党史专家徐寿春开门见山地向队员们介绍,“ 1940年开始,黄克诚率部南下,开辟了盐阜抗日根据地。滨海人民在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直接指挥下,战敌寇,斗伪顽,除恶霸,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抗战历史了解多少,熟悉程度如何,是寻访小分队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为此,队员们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滨海200名18岁至35岁之间的青年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了解滨海抗战历史的比例高达92%,熟知这段历史的占到85%。

  滨海县党史办主任蒋华在接受队员们采访时说,为让滨海抗战历史薪火相传,今年,滨海党史办在全县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有奖征文比赛,在《滨海日报》和滨海电视台开辟了解读红色文化专栏专题,还将这段抗战历史做成20块展板,在县城重要节点广场进行展览,收到了良好效果。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分享到:0